你是否曾想像過,在一個語言不通、文化迥異的地方生活,會是什麼樣的體驗?聽不懂每一句話、看不懂每一個字,只是想買個飯糰或便當,卻在辨識商品、操作機台,甚至與店員溝通的每一個環節中,頻頻遭遇文化隔閡所帶來的焦慮與困難,甚至感到被日常生活所排除。
這不是戲劇情節,而是台灣現實社會中,超過 82 萬名移工的日常寫照。這個族群的人口規模,相當於台灣第七大城市,但他們在資訊、語言、消費等多數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場景中,卻長期處於弱勢地位。
所幸,這樣的困境正在被更多人與企業看見。若企業能針對移工群體提供友善的產品與服務,不僅能滿足其基本需求,更有機會開創嶄新的市場。也因此,全家便利商店攜手長期關注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One-Forty共同推動「全家一起移工友善計畫」,推出全台首創移工友善便利商店,實踐「全民消費平台」的願景!
全家便利商店以移工友善為核心策略,從「走近人心」與「拓展新市場」雙軸出發。透過多語系溝通工具、穆斯林友善商品與文化交流活動,從全台超過 4,300 家店舖門市展開行動,致力讓移工在消費過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尊重與關懷,也進一步強化品牌在市場中的信任感與好感度,提升市場滲透率。
這一系列創新行動的核心價值,不只是提供友善服務,更是落實「以人為本」的多元共融設計。當企業主動改變環境結構,才能真正回應「不被排除的權利」,推動一個共融社會的形成,讓移工真正成為台灣的一分子。
全家便利商店的這場創新實踐,也正呼應「地球解方」與「永續教科書」的目標典範:讓企業的好行為被看見、被教育、被學習、被實踐、被延續。
當語言不再是一道無形的牆,當有創新輔助工具幫助識別「微波加熱」、「Dipanaskan di microwave (印尼文)」、「Hâm nóng (越南文)」、「Initin sa microwave (菲律賓文)」、「 อุ่นด้วยไมโครเวฟ (泰文」),文化便不再是隔閡,而是理解的起點。
在便利商店裡貼上一張「No Pork」標示、在 APP 中新增多語言選項、在溝通上多一點圖像與輔助工具……這些看似細微的設計,卻正在一點一滴地推動台灣社會向「平等」與「包容」邁進。
了解更多全家便利商店的移工友善與永續教育行動